#Binance Alpha

<没有什么新币行情,只有合约市场> 为什么链上行情输给所内行情了? 因为赔率变了 这一轮的“高控低流通”和上一轮完全不一样。这一轮是合约主导的行情,跟项目本身的基本面和叙事没有什么关系 —— 想一想你是不是从MYX、Memecore的轧空大获成功后才重新关注Binance Alpha和合约的? “高控盘、高市值、低流通”在这一轮里市场的解读不是简单的“车轻好拉盘”或者“筹码都在狗庄手里会砸盘”,而是只有高控才容易轧空。 链上,由于发射方式相同,筹码分配和结构也趋同,唯一的获胜策略就是买入早,这注定绝大多数人没法获胜 但Binance Alpha不一样,有的选择大方空投,有的选择背刺社区,结果就是筹码结构迥异,多空都有饭吃。新币集体浇给,做空策略就是牛市;反之,轧空导致现货普涨,多军牛市。因此不要看到FF、Mira浇给了就直接说所内行情没了,所内行情的根源从来都不在现货里 你所需要做的,只是记住:庄家套现永远是沿着最容易的路径,现货和合约哪个能够提供最快的退出流动性,那么哪种市值走法就一定会发生 基于这样的认知,我认为: 1. 新币一定要密切关注现货链上交易量/底池和合约OI增长的关系,从而大致判断哪边才是退出流动性 2. 密切关注各个主要公链的Perp DEX,尤其是能够快速覆盖原生未上CEX合约的长尾资产的类型。Binance采用的Alpha+合约打法,每条公链也都会采用(本质上他们都是交易所)
MYX近期在Binance Alpha上的表现确实引人注目,其“控筹拉现货+双盘联动”的操盘模式堪称经典:通过控制流通筹码推高现货价格,同时在Alpha和永续合约板块同步做多,形成价格闭环,24小时内涨幅高达268.68%。这一案例为市场提供了清晰的参考。 值得注意的是,AI叙事正在持续升温,WLD也在短期内实现了价格翻倍。在Binance Alpha板块中,类似MYX具备“Alpha+Perps”条件且可能复制其行情的项目值得关注,其中 AIN(Infinity Ground) 尤为突出: AIN (Infinity Ground):AI Infra 的重量级选手 AIN致力于为“Vibe Coders”提供去中心化的Agentic IDE,允许开发者通过自然语言快速生成 UI、智能合约及前后端代码,显著降低 DApp 开发门槛。该项目还集成了 AI 应用商店,支持一键将 DApp 部署至多链生态,其底层 ING 网络旨在打通 AI 与 Web3 的执行层。此外,AIN已入选 Nvidia Inception Program,并与Aptos达成合作,背后有 DWF Labs、Animoca Brands 等一线机构投资。在“AI Infra + Alpha”双重叙事下,AIN 有望成为引领板块的核心标的。 其他值得关注的候选项目包括: M (MemeCore):首个为 Meme 2.0 打造的 Layer1,将 Meme 作为资产类别固化到链级别,从底层优化 Meme 流动性,旨在将 Meme 流量沉淀为生态护城河。 b2 (B² Network):专注于扩展比特币应用和收益场景的 BTC Layer2,通过 L2 + DA Layer + 矿池产品的组合,将比特币从“价值存储”转化为“可组合资产”。 $MYX 已成功演示了“控筹+Alpha+Perps”的模板,市场正密切关注哪些项目能复刻这一行情。
🧐 刚看到 #Binance 发布了明天 Union 将登陆币安 Alpha 正式完成 TGE 并上线主网的信息—— 这意味着: zk 跨链的基础设施,正式走向生产级落地; $U 代币将开启流通,进入市场定价阶段。 前段时间写过关于 Union 的研究,很长一段时间 Union 在 #Kaito 排行榜上 3 个月、6 个月和 12 个月的时间内都保持在前 20,热度较高的原因除了技术和概念的新颖,更多是解决了很多真实需求: Union 做的是 zk 跨链,但不是那种“靠多签/预言机”的老路子,而是全程靠零知识证明。 Union 可以在 任意执行环境之间实现极速、无信任的互操作,意思是:跨链时,没人需要站出来当“中间裁判”,对安全敏感的资金(比如 BTCFi),这点很要命。 比如 Babylon Genesis 上的外部 TVL,97% 都是 Union 扛的,光是测试网就跑了 3.25 亿笔交易,Base、BNB、Polygon、Celestia、Arbitrum、Sui,都在合作公链的名单里, 这有点像啥?就有点像是“后台管道”角色,前端你可能没注意,但背后一直在跑。 我刚看了下公布的代币经济: 近 60% 给用户/开发者/治理; 通胀从 6% → 2%,比大多数链低; 团队和机构 >12 个月拿不到 staking 奖励; 前两天的 U Drop 只分了 4%,后面还有 8% 空投池没放,感觉代币设计里加了一些“长期主义”的锁扣,至少不会上来就有大抛压。 整体感受:Union 更像是把“zk 技术”搬到跨链这个老大难上,明天的 TGE 是个新的开始,也肯估计是个最好的观察点—— ⚡ 上市后的定价怎么走? ⚡ 后续生态资金(特别是 BTCFi 那块)能不能真导进来? 明天上线币安 Alpha 后,可能接下来会上线多家其他交易所,我自己是有点期待的。
tun.btc🎒
3个月前
bnb是债不是资产,是兑付历史信用,没有价值锚定物(如果有,就是收割空气币的能力),只是平台的信用债。binance alpha是发债化债工具,不是造富机会,alpha的points,是中心化记账的虚拟积分,是不上链的“bnb” 最核心的价值是两点, 1.对市场的各类项目方进行分层,对抗solana,即发行在链上,制造泡沫在链上,套现在cex,掏用户资沉在cex的模式。所以才有先上perps 有alpha标签,再推出ido模式,分层管理项目本身,同时方便更好的掠夺+税收,更好的调控资本流速。据说上现货的项目方要求买500wu的bnb放着,锁仓半年,大概也是不收上币费,但是其他形式收租的玩法 2.拿走bnb养老怪的利益 分配部分给市场 并且引导市场不仅去持有bnb 交易bnb,让资本流速变高,即便是虚假繁荣。看似是打土豪斗地主,中央对于地方的门阀进行削弱分配,实际是权力在规则制度之上的再度集权,让项目方和用户直接买单旧债 binance alpha是一场结构化的剥削 人为制造了项目方-用户之间的内卷分层,让所有人都给bnb 给binance本身缴纳投名状,却从未触碰到真实资产,比如btc 看清币安的本质,看清大领导们的套现需求,这轮周期币安不是金融科技平台,而是债务腾挪的枢纽,币安币的市值只是负债的规模,alpha是最新的债务转移的装置 币安的创业之路早就结束了,化债之路是从大领导出狱开始